面对房价报复性疯涨 80后刚需一族坎坷买房路
房价,“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”。 连日来,楼市回暖的传闻再次深深刺痛了公众脆弱而敏感的神经。虽说仅是传闻,尚未有权威数据佐证,但屡受房市折磨的公众,几乎已脆弱到无法承受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 程诚,一位在北京工作了7年的工薪阶层,经历了北京楼市从“火箭式上升”到“短暂性下跌”继而“报复性疯涨”的全过程。她的买房经历,犹如一部悲喜剧;她的买房心路历程,就是大多数人面对房价疯长心态的最好写照。房价,“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”。 口述人:程诚,84年生人,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6年 时间:2006年 “我们那时天真地认为:房子卖得太贵了,1个月工资买1平方米,这是什么世道啊!所以就撇撇嘴走了。” 刚毕业那年,工资才两三千元,那时北京房价虽然还在低位徘徊,但也只能望房兴叹。 2006年的北京楼市已经有了一些热度,大街小巷全都是迎风招展的房地产广告,走在路上也不停有人往你手里塞宣传单。这时,身边有一个嗅觉灵敏的同学邀我一起去买房,就懵懵懂懂地跟着去了。 售楼小姐十分热情,一盆火似地上赶着接待我们。同学看上的是望京地区靠近北四环的一处高档楼盘,均价在7000元左右。我看上的是快到五环的一处新盘,价格在6000元左右。 售楼小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:如果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,总价是五六十万元。如果按揭贷款,首付在15万元左右,月供两千多元。 按那时的工资水平看,1个月的工资只可以买1平方米房子。考虑到刚工作不久,首付和月供的压力都比较大,而且当时我们都天真地认为:房子卖得太贵了,1个月工资买1平方米,这是什么世道啊!所以就撇撇嘴走了。 时间:2008年 “工作了几年后,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,而同样的一套房子,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,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。两相对比,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。” 时间进入2008年,盼着房子降价的我们闻到了越来越浓重的硝烟味。房价节节攀升,“涨价派”和“降价派”也打起了激烈的口水战。 工作了几年后,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,算下来,此时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只能买0.7平方米房子。而同样的一套房子,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,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。两相对比,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。 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,房价不可能这么离谱地涨下去。于是咬咬牙,继续租房子。不过,对于无房户来说,另一重煎熬又来了房租也涨了,翻了一番。这意味着,我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租房。 之后,金融危机袭来,房市的风向也开始有了变化,主降派占了上风。我关注的楼盘一度跌回万元以内。 也许是受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暗示,我也是喜滋滋地看着日渐下跌的房价,居然忘了出手。这是我痛失的第二次机会。 俗话说得好,“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”,没过多久,房价又重新高昂起了头颅,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。
推荐阅读: 80后坎坷买房路:从蔑视房价到被房价蔑视 房地产被指成生产富豪流水线 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高房价说了十几年 无人洞悉房价高的真正原因 中国房价最贵城市15强出炉 东莞房价吓到你了 |
- 2月CPI超预期上涨2.7%加息前或再提准备金率2010-04-01
- “磨洋工”5年 广州大一山庄捂成“第一豪宅”2010-04-02
- 调控从严强音频传 房价不排除跌回2009水平2011-11-09
- 北京公租房每户面积原则不超60平方米2010-04-01